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 资本市场升级完善“工具箱”
- 国际
- 2024-10-14 07:24:03
- 915
● 本报记者 昝秀丽
自“并购六条”发布以来,上市公司重大重组案例接连出现,“硬科技”并购活力迸发;今年境内新上市公司中,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公司募资合计占比超六成……一组数据折射出资本市场支持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新趋势。
市场人士预期,在新“国九条”和资本市场“1+N”政策指引下,资本市场将全方位立体化发挥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发行、私募投资等功能,进一步升级“工具箱”,引导资本向新质生产力领域集聚,提升服务覆盖面和精准度,增加制度包容性,壮大耐心资本,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
引导资源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集聚
资本市场在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向科技创新集聚,畅通科技、产业、资本良性循环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并正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是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板块。截至10月13日,今年以来,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IPO募资金额分别为110.04亿元、151.81亿元、29.67亿元,合计募资金额占比超六成。从行业板块看,截至10月13日,在今年以来的A股IPO企业中,电子、电力设备及计算机板块的企业募资金额居前,分别达110.31亿元、78.09亿元和72.13亿元。这些均表明资本市场正引导资源要素进一步向新质生产力领域集聚。
“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资本市场正成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瑞东表示,支持优质企业融资上市是资本市场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资本市场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途径。今年以来,虽然资本市场融资节奏放缓,但服务科技创新的特征更加显著。
债券市场、期货市场也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持科技创新、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科创债发行明显提速。截至10月13日,今年以来,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发行数量达391只、发行规模合计4514.71亿元,发行数量和规模均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
“加强债券市场对科技创新的精准支持。”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建议,支持科创企业发行科创票据、科技创新公司债,引导非上市科创企业发行含权(转股条件)的科创票据等;推动科创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直接融资;鼓励政策性机构和市场机构为民营科技型企业发行科创债券融资提供增信支持。
期货市场上,更多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改革举措也值得期待。东亚期货首席经济学家景川表示,《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聚焦农业强国、制造强国、绿色低碳发展等,完善商品期货市场品种布局。这些举措在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的同时,也将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完善制度机制解决包容创新问题
与此同时,监管部门通过完善制度机制解决包容创新问题,从发行承销、并购重组、再融资、股权激励、交易机制、私募创投等方面推出创新举措,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制度包容性,鼓励创新、宽容失败。通过增加包容性,吸引代表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的公司,给质地好、有潜力的公司提供上市融资便利。
发表评论